月中霜里斗婵娟——“千古诗情日日新”之十二

2024-07-05 23:06:53 admin

初闻征雁已无蝉,月中百尺楼高水接天。霜里

青女素娥俱耐冷,斗婵信誉盘系统租用信用盘平台搭建月中霜里斗婵娟。娟千

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李商隐《霜月》

提到李商隐,古诗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他的情日《无题》,会想起“庄生晓梦迷蝴蝶,日新望帝春心托杜鹃”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月中蜡炬成灰泪始干”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霜里心有灵犀一点通”……这些诗句读来真的斗婵如梁启超先生所云:“讲的什么事,我理会不着……但我觉得他美,娟千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古诗愉快。”梁先生或许就在这不经意间道出了李商隐诗中“一本万殊”的情日信誉盘系统租用信用盘平台搭建特质:其用词是典雅精美的,但不是日新“徒有其表”的绣花枕头,而是月中确能传达出一种品格之美。

这首《霜月》诗写深秋季节在临水高楼上观赏月白霜清的夜景,不但生动地展示了霜天夜月一片空明澄澈的自然美,而且还象征性地表现了一种“耐冷”的精神美和人格美。

“初闻征雁已无蝉,百尺楼高水接天。”古人往往通过观察大自然的禽鸟虫兽的活动来体认气候的变化、季节的转换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孟秋之月寒蝉鸣,仲秋之月鸿雁来,季秋之月霜始降。”本诗首句从秋夜闻雁落笔,容易引人感发。“征雁”,南飞之雁。陶渊明诗云“哀蝉无留响,丛雁鸣云霄”(《己酉岁九月九日》),也是说,听到南飞大雁啼叫声时,已经听不到蝉儿的鸣叫了,可见霜降时已是深秋。但此诗开篇之“初……已……”的句式,就越发耐人寻味:陶诗是将“无”“鸣”对应,重在表现深秋季节肃杀清寥景象的感受,略带感伤;李诗则由秋夜初闻雁声而联想到蝉鸣已绝,言外之意似乎对深秋的高远寥廓、清净绝喧怀有一种欣赏的感情,揭示出全诗的情感主调。“水接天”,指秋空明净,月色澄清,月光如水,和天边连成一片,这种霜华月光,似水一色在诗人眼中引起了幻觉似的感受。从听觉转向视觉、从实写转向虚写,呈现出一种摇落高寒之态、空明澄澈之境。

“青女素娥俱耐冷,月中霜里斗婵娟。”“青女”,指神话传说中主管霜雪的女神;“素娥”,即嫦娥,月色洁白,如不施粉黛之美女,故称“素娥”。“俱”强调二者的共性。“耐”,可以解释为忍耐,也可以解读为“宜”“称”。“婵娟”,本意为美好的姿容,这里特别喻指一种高洁清雅之风姿。这两句将霜月交辉的景象想象为霜神、月神在竞妍斗美,意思是霜神青女、月神嫦娥都特别适宜于清冷的环境,各自在霜中月里呈现自己的本色,仿佛在比赛谁更美丽一般。

诗人将霜月交辉的自然美幻化为霜神、月神斗美竞妍,不但使美好的自然景象具有生动的意态风貌,而且摄取了霜、月的精神魂魄。同时,诗人还进而想象霜、月之神具有特殊的品格修养——“耐冷”,她们在清冷的环境中不仅可以生存,毫无瑟缩畏惧,而且倍增生气精神,充分展示出品格之美。而这份美不是凡俗的艳丽,而是一种不施粉黛的本色美,一种与清冷环境相称的高洁幽雅的意态美,一种环境越孤寒就越发富于斗志的精神美。

这首诗也引发了后人的思考。宋代石延年的《七夕》诗云:“云意不交天更阔,星光不动汉空流。素娥青女曾无匹,霜月亭亭各自愁。”青女、素娥是霜和月的象征,她们耐冷的精神就是霜月的精神。她们的品质非常坚贞,因为她们耐得住寒冷,守得住寂寞,在这种孤寒的环境里,“俱耐冷”的精神是诗人从霜月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,不但青女、素娥可以在极端孤寒的环境里生存,而且她们有着自己的思想,有着自己的品格,有着自己的目标和理想。所以她们可以在“月中霜里”这样寒冷的环境里依然“斗婵娟”,朝着自己的理想奋斗与拼搏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现实里追求美好、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,是作者性格中高标绝俗一面的自然流露。

这首小诗确实发人深省:究竟什么才是一个人恒久光彩之处?容颜会老去、财富会流转,值得追寻的到底是什么呢?就像歌词里所唱的那样:“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,爱慕你的美丽,假意或真心;只有一个人,还爱你虔诚的灵魂,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……”(张 静)

  • 文章

    717

  • 浏览

    7759

  • 获赞

    56

赞一个、收藏了!

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

热门推荐